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读书】人性之恶 | 书影斑斓

后院的安奈 书影斑斓 2022-03-19


这是“书影斑斓”陪伴你的第 110 



人 性 之 恶

文 |后院的安奈 

这是“书影斑斓”发布的第 183 篇原创文章



生活总是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,有时你看到无尽的美好,有时只觉得溢于言表的丑恶。


你没法评述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,毕竟,生活的样子取决于你内心的模样。

    

高中三年级,我曾读过两本书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思想讨论。


一本是《科学怪人》,另一本是《蝇王》。前者对大多数的人来讲比较熟悉,讲述异想天开的疯狂科学家利用尸体的部分企图创造新生命,而他制造的丑陋不堪的“怪物”却因为相貌的缺失而遭到不公平的对待,并最终变成一个邪恶的到处伤人的真正的怪物。


相较《科学怪人》,《蝇王》是一本不算大众化的书,故事也不算复杂:一群英国孩子为逃避战争被送去澳大利亚,途中遇到空难,所幸孩子们迫降到荒岛,之后他们开始在荒岛生活。


6-12岁的孩子开始摸索领导权、生存物资,一系列大人世界所面对的问题。看似简单的剧情,却隐含深意。这些孩子并为和平的相处,他们开始争取权利,成立党派,排除异己,甚至杀死同伴。一切一切都自然的发生着,似乎人类的社会理当如此。


当年我们的议题是:究竟是社会的恶导致了个体的恶,还是说人性本恶。

     

三字经自小教育我们:“人之初性本善。”

     

当年的作文,我也这么写,我赞成《科学怪人》的观点:怪兽所有的恶性,皆是由于相貌的丑陋遭到的不公平对待,导致了心理的扭曲,并非发自本性。


四年后,当人有了些经历之后,观点也自然有所改变。

     

人性之恶,是我们难以想象的,也是人类不愿意承认的、本身的一种缺失。


当我们看到一个社会新闻,说到一起凶杀案,人们更愿意去归结于死者生前必有过失,导致今日惨剧。当我们讨论到身边有人遭遇不幸,潜意识中一定是这个人太不幸,甚至你会将他人的不幸作为谈资。更多的人讨论着不幸,仿佛这个人如果能从不幸中站起来才是他的不对。为什么伟大的小说总是悲剧结局?因为悲剧才更发人深省,更具价值,更能成为一种谈资。

     

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如果,甚至热衷于马后炮,如果当初怎样就好了,大概正是因为永远没有如果,大家才能心安理得,讨论着别人的不幸吧。

     

至于真正不幸的人,不论能否从泥潭中挣脱,似乎都应该被尊重,而不是被当作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,被添油加醋的赋予更多的不幸。

     

这大概,正是人性之恶。


END



作者简介

后院的安奈, 90后,会拍照的人中数学最好的。宾州州立大学(PARK校区)学生,留学七年。喜怒哀乐,戏剧人生,始于文字,忠于内心。偶尔沉浸在茶的世界,爱所有生机勃勃的食物,感恩每一个平凡温馨的日子。

往期精彩文章

【周末书单】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:人类社会的命运》 

【周末书单】郝景芳:《孤独深处》

【冷暖人生】有多少爱可以重来 

【书单】《五十四种孤单:中国孤宿人群口述实录》

【书单】《五十四种孤单:中国孤宿人群口述实录》


 

书影斑斓

一个有角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读书公众号

  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“书影斑斓”

   投稿邮箱:zhw-rw@163.com


(注:“书影斑斓”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署名作者的原创,欢迎转发朋友圈,如若转载请与后台联系。本文所有图片、视频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,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。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